编辑:Admin 发布时间: 2025-07-23 浏览量:33
近日,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院区)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一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高危患者。该患者病程中相继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休克等致命性并发症,根据APACHE II评分系统评估,其死亡率高达80%以上。面对这一挑战,重症医学科组建多学科救治团队(MDT),通过精准的脏器功能支持与个体化治疗策略,成功克服呼吸衰竭、循环不稳定、凝血功能障碍等多重险关,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此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彰显了我院在危重患者综合救治领域的卓越技术实力和丰富临床经验。
小霍是一名年仅22岁的青年男性,由于平时缺乏锻炼,身高175的他体重高达110kg。6月初的一天,小霍在家中进食大量炖肉后腹部疼痛剧烈,到我院就诊以“急性胰腺炎”收住院。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发现患者血脂高于上限测不出,送检血样品均为“乳糜血”,立即行血液净化治疗。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出现高热和严重呼吸困难,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俯卧位通气后氧合仍难以维持。经反复评估,患者系重症胰腺炎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ARDS),并出现呼吸、循环、肝肾、胃肠等脏器功能衰竭,常规呼吸机治疗已无法满足病情需要,徐宁主任团队果断决定启用ECMO治疗,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最具威胁性的并发症之一。当ARDS进展至严重低氧血症,即使采用最优化的机械通气策略(如肺保护性通气、俯卧位通气等)仍无法维持有效氧合时,患者病死率可显著升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作为体外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在各类病因所致的难治性呼吸循环衰竭中具有关键治疗价值,能够为原发病的治疗争取宝贵时间窗。然而,ECMO治疗需持续全身肝素化抗凝以维持管路通畅,而SAP患者本身存在胰腺组织出血坏死及全身高炎症状态,抗凝治疗可能进一步加重腹腔出血风险,甚至诱发致死性出血并发症。因此,治疗的核心挑战在于精准调控抗凝强度与出血风险的动态平衡,这不仅依赖于成熟的ECMO技术支持,更需要通过多模态监测实现凝血功能的精准管理。
在本例救治过程中,重症医学科团队采用凝血六项、血栓前四项及血栓弹力图(TEG)等多指标联合监测,将抗凝强度控制在治疗窗内(APTT 50-70秒)。同时,通过每日床旁超声系统评估心肺功能、腹腔积液及胰腺坏死范围,动态调整抗凝策略。在综合应用超声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个体化抗凝管理、肺复张策略及阶梯式营养支持等干预措施后,患者呼吸功能逐步改善(PaO2/FiO2由60 mmHg升至300 mmHg),炎症指标(CRP、IL-6)显著下降,最终在ECMO支持7天后成功撤机。此案例不仅证实了ECMO在SAP合并ARDS中的救治价值,更为抗凝-出血平衡管理提供了重要临床经验。
ECMO作为呼吸循环支持的终极生命支持手段,在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循环衰竭救治中展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我院ECMO团队在此前各类复杂病因引起的难治性呼吸衰竭救治中,已建立起一套成熟完善的治疗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此次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成功救治,不仅再次验证了ECMO技术的卓越疗效,更为此类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宝贵的临床实践依据,极大地拓展了ECMO技术的应用范围,为更多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点燃了生命希望。
重症医学科团队温馨提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胰腺炎症性疾病,多与暴饮暴食、高脂饮食、饮酒有关。最主要的症状为剧烈的持续性腹痛,一般集中在中上腹,有胆道疾病、暴饮暴食、过量饮酒、高血脂人群易发。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
定期体检,掌握胆道疾病、血脂情况;
合理饮食,不暴饮暴食,不过量饮酒,远离高油脂食物;
注意身体锻炼,增强体质;
出现剧烈持续性的腹痛时应及时就诊,警惕急性胰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