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dmin 发布时间: 2021-04-10 浏览量:9253
儿童青少年眼保健小知识
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和弱视是儿童发育期较常见的,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如不早期发现和治疗,将给孩子一生的生活、事业带来巨大影响。

一、如何发现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
当儿童“眯眼”看东西、爱“揉眼”、总“眨眼”、看电视往前凑、眼睛干涩流泪、书写时眼睛与书本越来越近、注意力不集中、皱眉等疲劳症状时,一定要到正规机构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二、为什么儿童青少年需要散瞳;是否有危害?
由于儿童青少年时期是人眼调节力最旺盛时期,年龄越小调节力越强,如果验光过程中出现调节紧张或者调节痉挛的状态,那么就会对验光结果形成干扰,有可能出现近视度数比实际度数高,远视度数比实际度数低的情况。
因此散瞳验光不仅对眼睛没有危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假性近视)的一种治疗,对眼睛是有好处的,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担心。
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散瞳验光。
三、 什么是眼睛的远视储备,正常远视储备量是多少?
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长度并未达到成人水平。此时新生儿的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也称之为“远视储备”。而后随着生长发育,眼睛的远视度数逐渐降低而趋于正视。远视储备是“对抗”发展为近视的缓冲区,因而为孩子保留合适的远视储备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明确,远视储备是指生理性远视的度数,而不是视力检查的结果。
另外,由于远视的存在,幼儿的视力一般还不能达到正常成年人水平,直到学龄前期视力才基本达到正常成年人视力。因此,学龄前的儿童标准视力与成人有所区别,其标准视力与年龄有关联。
当然并不是远视储备量越高越好,每个年龄孩子的远视储备量可以参考下表:
四、假性近视?
青少年因读写用眼不注意或照明不足等因素,使睫状肌经常处于持续紧张的收缩状态,引起睫状肌痉挛,调节功能衰退,变凸的晶状体不易变平,这时远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变凸的晶状体较强的屈折后,其焦点就不再落在视网膜上,而落在视网膜前,看东西模糊不清;如果睫状肌的痉挛状态得以解除,晶状体就能恢复变平,物象就可以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医学上称之为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的预防措施:
1、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是关键;
2、 发现问题不予重视或不予治疗是错误的根源;
3、 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4、 视觉训练、眼保健操、晶体操;
5、 散瞳剂: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滴用。
五、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是指两眼屈光度数不相同,相差大于等于250度,通常表现为两眼视力不同,当双眼屈光度数相差超过250度时,大脑对双眼所成像不能融合成一个像从而出现复视,为了消除复视,大脑会自动抑制一个视力较差的眼而出现单眼抑制,表现为斜视、弱视。正常双眼应具有三级视功能(同时视功能、融像功能、立体视功能),只有双眼清晰度相同或相近的时候才可能有良好的三级视功能。
六、一旦确诊为近视,还能不能恢复?
近视的原理来说,目前,如果已经确诊了近视,那么近视是不可逆的!大多数孩子为轴性近视,即以眼轴增长为特点的近视,就像个子长高不会变矮,眼轴变长了也不会再缩短。因此,由于眼轴增长引起的轴性近视一旦发生,近视便不可能被治愈。已确诊为近视的儿童青少年,除小部分是由于屈光间质的曲率造成的,大多数是由于眼轴变长造成的。我们只能通过努力,延缓近视度数的进展和眼轴长度的增长,降低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的可能。
七、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者,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大于600度的情况,通常眼轴长度大于26毫米。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眼轴不断被拉长,导致视网膜和脉络膜变薄,眼底出现病理性改变,则称为病理性近视。生活中,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者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剧烈活动、震动,以及外力碰击眼球,以免发生视网膜撕裂、脱离等眼底疾病;
(2) 避免剧烈冲击性头部运动,如跳水、举重、过山车等。即使已经成年,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者也应注意用眼习惯;
(3) 避免过度用眼,使眼睛“劳逸结合”,得到适当的放松。
另外,建议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者每3∼6个月到医院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并长期随访。


八、根据近视度数分类
我国根据近视度数分类为以下三类:
低度近视:-0.50∼-3.00D
中度近视:-3.25∼-5.75D
高度近视:≥-6.00D(即600度以上近视)

九、 近视眼三大误区:
第一、 假性近视都可以自愈;
第二、 戴眼镜会让度数加深;
第三、 眼睛保健产品对治疗近视有效。
健康指导:
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
儿童青少年时期可以通过合理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或避免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家长一旦发现儿童青少年视力异常,应当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
目前公认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 阳光下的户外活动,每天保持2个小时左右;
2、 多参与球类运动,例如: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等;
3、 3个1原则;书本离眼睛一尺;笔尖离手指一寸;胸部离桌子一拳;
4、 20-20-20原则:用眼20分钟后要注视20英尺(约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
5、 读写时注意光线,不能再阳光或弱光下书写,(台灯放左侧、亮度调整至300个lux以上);
6、 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例如:手机、电脑、电视、等等电子产品;
7、注意饮食、尽量避免甜食和碳酸饮料的摄入,不偏食、多吃有颜色的蔬菜;
8、定期检查视力情况: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干预。
近距离与光照
榆林市第一医院愿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清晰明亮的视觉,我们的目标不仅要保护好孩子视力,更要保护好孩子眼健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