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榆林市第一医院

密闭空间作业酿悲剧:榆林一院多学科协作创造生命奇迹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 2025-08-20    浏览量:250

"只是刷了个漆,怎么就差点要了命?"41岁的建筑工王先生(化名)躺在病床上,至今仍难以相信一次常规作业竟让自己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针对这一因环氧树脂和二氯乙烷中毒引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榆林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通过ECMO联合血液净化、俯卧位通气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历经14天博弈,最终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

触目惊心-从晕厥到全身崩溃的17小时

6月25日上午,王先生在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内进行环氧树脂涂刷作业。据工友描述,现场通风极差,患者在无任何防护措施下,仅工作10分钟左右就突然晕倒,呼之不应。被紧急送来我院急诊科时,患者意识模糊、血氧饱和度偏低、呕吐、血压下降,急诊科给予吸氧、补液等治疗,生命体征一度好转,紧接着出现腹泻、休克(血压70/40mmHg)、心动过速(140次/分)、双下肢麻木伴甲床发绀。血气分析显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cHCO3- 9mmol/L)伴高乳酸血症(7mmol/L)。随后的检验结果更加触目惊心——心肌损伤:CK-MB70.1U/L(正常值0-25);肝功能不全:AST/ALT均超正常值3倍;肾衰竭:无尿,肌酐241μmol/L(较正常翻倍);胰腺损害:脂肪酶高达652U/L;全身炎症风暴:IL-6 2144.00pg/ml、PCT 4.10ng/ml,都远高于正常值。胸部CT从入院时完全正常,到17小时后出现散在渗出征象,各项指标均提示毒性物质已引发全身性损害。


救治纪实:与死神赛跑

第一阶段:生命支持攻坚战(6月26日-27日):入住重症医学科后急诊行血液净化,并给予抗感染、纠正内环境等治疗,患者虽意识清楚,但已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持续代酸、乳酸清除率差,血压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且用量逐渐增大,持续无尿,代酸难以纠正;氧合难以维持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插管过程中见大量淡血性痰液,呼吸机辅助参数高,反复优化呼吸机参数后,氧合仍持续小于100mmHg,给予俯卧位通气治疗,氧合无改善,循环持续恶化,乳酸进行性升高至12.8mmo1/L,肺静态顺应性29-35ml/cmH2O,气道阻力17-22 cmH2O/(L·s)。

转折点:ECMO生命支持(6月27日):患者命悬一线,紧急时刻,重症医学科团队果断启动VV-ECMO(体外膜肺氧合)。ECMO顺利上机后,患者氧合、循环、内环境逐渐好转,治疗上我们联合俯卧位通气,改善顽固性低氧血症,血浆置换彻底清除体内毒素,持续床旁血液净化精细化容量管理,个体化抗凝,严格院感防控,肺保护性通气,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动态评估合理镇痛镇静等治疗后,终于在ECMO上机后的第3天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循环、氧合较前逐步稳定,乳酸下降至正常范围,代酸基本纠正。

第二阶段:多学科协同治疗(7月4日至今):7月4日外出完善CT提示中毒性脑病,请神经内科会诊后给予激素冲击、营养神经等治疗,综合评估后于7月7日ECMO顺利撤机;7月9日顺利行气管切开间断脱机锻炼呼吸机,康复医学科给予床边肢体被动活动预防关节挛缩等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中心评估后行高压氧治疗。

目前患者意识清楚,顺利拔出气管切开套管,脱离生命危险,仅遗留部分肢体肌力障碍(左侧Ⅱ-Ⅲ级,右侧Ⅰ-Ⅱ级),已转入康复科后续康复治疗。康复科医师结合患者的病史、救治过程以及患者目前状况,综合评估患者肢体肌力有望恢复。


毒理机制解析-看不见的化学杀手

环氧树脂本身无毒,但其使用过程中需使用稀释剂,稀释剂的主要成分为二氯乙烷,而二氯乙烷是剧毒物质,可以损害机体的多个脏器功能,如神经毒性:通过血脑屏障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昏迷;代谢毒性:代谢产物氯乙酸干扰三羧酸循环,引发乳酸堆积;细胞毒性:直接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横纹肌溶解;迟发效应:代谢产物在脂肪组织蓄积,造成二次中毒。"这类化合物就像定时炸弹,"主治医师解释,"部分患者初期症状轻微,但随后会出现爆发性多器官衰竭,这正是救治的最大难点。"


警示与启示
  1. 职业防护漏洞:调查显示,90%的有机溶剂中毒发生在未使用专业防毒面具的作业中;

  2. 迟发性毒性认知:二氯乙烷中毒存在6-72小时潜伏期,易被误判为"轻症" ;

  3. 救治时间窗:黄金6小时内纠正内环境紊乱。"如果当时能开个排风扇,如果用了防有机溶剂的口罩..."主管医师的感慨道出事件的可预防性。

这例集重症医学、呼吸、消化、中毒学、康复医学于一体的复杂病例,充分展示了我院对多器官衰竭的综合救治能力,同时也暴露出职业安全防护的薄弱环节。再次提醒广大化工工作人员,使用有毒化学品时务必佩戴防毒面具,密闭空间作业必须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原则,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撤离现场并尽快就医。


医院动态

更多

    版权所有:榆林市第一医院    陕ICP备180167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