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dmin 发布时间: 2025-09-20 浏览量:60
近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全市首例薄层CT手绘导航+rpEBUS+TBLB技术,为一位靠近胸膜的肺外周病变患者明确诊断,制定了精细化治疗方案。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呼吸介入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病例情况
患者马某因“发现肺部阴影2周”就诊于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行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团块状高密度影。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李莉主任医师、何达副主任医师讨论分析考虑患者既往有结肠癌病史,结合胸部影像学表现,不能排除结肠癌肺转移,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易出现出血、气胸等并发症,决定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肺活检术(rpEBUS-TBLB),由于病灶靠近胸膜,需使用薄层CT手绘导航精细定位,最后由李莉主任医师主导、何达副主任医师协助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此项操作,术后患者未诉明显不适,无并发症发生。



一、手绘导航技术
手绘导航是指根据患者胸部薄层CT影像,提前手绘规划进镜路线,规划出安全、高效的“航线”,引导支气管镜沿着预设路线精准抵达目标,如同为操作者装上了导航仪,不需要高昂的设备,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二、径向超声小探头
径向超声小探头(rp-EBUS)如同为支气管镜装上了“透视眼”。当细支气管镜接近目标区域时,微型超声探头被推出,通过管壁对周围肺组织进行360度扫描,精确定位支气管腔外结节的准确位置和边界,如同照亮了黑暗中的目标。
三、经支气管肺活检
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简称TBLB,是指将可弯曲的支气管镜插入患者支气管分支后,在无X线(盲检)或X线透视下夹取病理肺组织,用以诊断肺弥漫性和肺周边局灶性等病变的技术。
随着居民健康观念的增强以及胸部CT的普及,大量肺外周病变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虽然CT或者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同样可以获取肺外周病变组织,但是相对于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经皮肺穿刺术更容易合并气胸及咯血,对于靠近纵隔及大血管的病变风险更大。近年来可弯曲支气管镜外径越来越细,配合径向超声可以确认病灶所在管腔及深度从而引导活检,径向探头超声支气管镜引导支气管透壁肺活检术(rpEBUS-TBLB)逐渐应用广泛。基于患者胸部薄层CT图像,从而实现手绘导航的技术逐渐应用于肺外周病变的诊断。对于位置更深或某些特定部位的肺结节(如尖段结节),呼吸内科拿出技术含量更高的“组合拳”:手绘导航+径向超声探头+ 经支气管肺活检。对比传统盲检,联合技术诊断率大幅提升,尤其对≤2cm的小结节更具优势,且并发症少,气胸发生率更低,远低于CT引导穿刺,适合无法耐受手术或穿刺高风险患者(如肺气肿、凝血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