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榆林市第一医院

【祝贺】我院高光明主任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 2017-05-04    浏览量:14375


\"\"

\"\"

\"\"

高光明同志先进事迹

1986年,毕业于延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高光明被分配到榆林地区中心医院(既现在的榆林市第一医院)工作。从到一院工作的那一天开始,他扎根于这块贫瘠的红色土地上,忠诚于这份崇高的职业,承担起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和职责,默默付出,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90年代初期,国家政策开放,榆林能源开发,绥德地域劣势凸显,一批优秀的外籍专家相继返乡,部分本地土生土长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也在大城市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丰厚待遇的吸引下,纷纷外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凭借对事业的热爱,放弃了调往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和丰厚的待遇,毅然决定留在榆林一院,在环境改变、医院出境困难的情况下,他顶住各种压力,利用医院简陋的条件,全身心投入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多年来,他接诊患者无数,为数以万计的患者减除了病痛;他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多次下乡,每年在基层参加义诊4-5次,深入全市近600个村庄,送医下乡、送药上门,接诊患者近万名,为基层提供业务技术指导300多次。他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和公益性活动,帮助10余家基层医院制定和完善了科室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为带动基层卫生院发展,提高全市骨科医疗技术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光明是一位优秀的义务工作者,他对生命充满敬畏,对患者有着深厚的感情。长期在基层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深入的调研学习,使他对艰苦地区医疗条件的落后和病人对于就医条件的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始终坚持人道主义精神,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将服务百姓作为自己工作的准则,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形象典范。他能够切实站在病人立场上,为病人着想,从不开大处方和过度检查,不让病人做不必要的治疗,尽可能地使病人少花钱、快治病、早出院。

面对病人,他总能不厌其烦、反反复复的为患者解答问题。加班加点、吃住在病房更是家常便饭,尤其对那些病情危重的患者更是时时牵挂于心,甚至完善还要亲自巡视病人。

二十多年来,高光明始终把为医院和榆林地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在一院工作期间,他按照医院发展要求,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帮助低年资医师开展业务技术,积极为低年资意识提供职业生涯指导。多年来一直被延安大学医学院聘为教授,他引入研究教学法,讲究授课艺术。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先后为延安大学近1000名大学本科生授课,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2010年获得延安大学优秀教师奖。

他常说,作为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有仁爱之心和过硬的技术,更体现在对后辈医师的培养上。从他的从医生涯中,尤其是他作为骨科主任以来,一方面他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模范作用,在技术和质量上严格把关,严格要求每位通知,和大家共同探讨科室的管理方案、管理制度,探索科室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他积极鼓励和帮助年轻医师的成长,在技术上常指导、生活上常关心,认真做到传帮带,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科室每一位同志,为医院培养了数名专业技术人才,使医院骨科有一个科室发展为四个科室时,未出现人才断层,促进了科室的健康发展,为医院人才梯队的建设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基层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深入了解乡镇卫生院的现有技术困难,无偿为卫生院培养技术人员、培训乡村医师,并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有40多名业务技术人员成为先县、市级学科带头人,为我是医疗技术人才队伍的壮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做出了努力。他一直坚持不懈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今年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3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4篇,获市科技成果奖1项。

高光明同志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达20年之久,妻子在西安工作,许多家庭事情无法顾及,他本人又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且进行了手术治疗,在医院搬迁至榆阳区后,他吃在医院食堂,住在办公室,从未喊苦叫累。

高光明同志只是同一个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他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减轻患者的疾病和痛苦,为广大患者服务。为了留在医院工作,留在陕北工作,在许多专家教授离开医院到大城市工作时,他仍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条件较为艰苦的基层,无怨无悔地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医院动态

更多

    版权所有:榆林市第一医院    陕ICP备180167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