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dmin 发布时间: 2022-08-09 浏览量:7900
HIV窗口期感染者的一滴血中病毒含量平均是潜伏期感染者的100倍到1000倍,传染性就是潜伏期感染者的100-1000倍。
窗口期
从HIV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用检测方法查出HIV病毒标志物(p24抗原或抗体)之间的这段时期,称为HIV感染窗口期(Windowperiod)。该窗口期长短是相对于所采用的检测试剂而确定的。一般而言,第三代检测试剂窗口期为暴露后6周,第四代检测试剂的窗口期为暴露后4周。窗口期因试剂的敏感性不同而不同。随着试剂灵敏度的提高以及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的应用,HIV感染的“窗口期”大大缩短。
关于窗口期的误区
HIV感染窗口期(WindowPeriod)究竟是多长时间?这些年来,国内不同医疗机构、医生给出的答案简直是五花八门,1年、半年、3个月、6周、1个月、2周等等,众说纷纭。
对窗口期说法的混乱,本质上是因为人类对艾滋病毒的认识和检测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而国内部分机构、医生知识更新滞后造成的。它的直接影响就是加重了患者的精神负担,甚至成为许多恐艾症患者慌恐、纠结的主要原因。
艾滋病窗口期为3个月的概念,这是针对80年代较为落后的检测手段而言,随后被世界卫生组织所采纳,同时被编入世界各国的医学教科书。
时间到了90年代,随着人类对HIV认识的不断加深,HIV的酶学、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突飞猛进,HIV抗体检测试剂盒中的抗原成分从第一代的混合抗原,发展到第二代的基因重组抗原,第三代的嵌合抗原等,第四代又结合了HIV核酸检测及HIV抗原测定,试剂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大大提升,窗口期被一再缩短,1996年WHO就已将艾滋病窗口期修正为2~3周,不同国家在此基础上也将本国窗口期修正为3-6周不等。
2014年美国CDC发布的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最新推荐里再次确认3周就可以查出HIV抗体,若用四代试剂甚至可以缩短到10天。2014年,我国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副司长王辰宣布,我国艾滋病毒检测窗口期已缩短至2周以内。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是指用四代试剂检测的窗口期,考虑到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是三代试剂,四代试剂使用的较少,因此仍然可沿用WHO的3周的窗口期。若考虑到国内试剂生产厂家众多,部分试剂质量、敏感性、稳定性和国际上相比可能尚存一定的差距,也有专家认为最长可把窗口期延长到6周。
因此,在我国,3-6周作为HIV感染的窗口期是可以完全放心的。换言之,高危后3周阴性就可以基本排除艾滋,6周则可以完全排除。
HIV感染窗口期的危害
感染者处于感染窗口期,虽然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原或抗体,但体内已有HIV病毒,可以通过HIV核酸检测查到。暴露后1-2个月,感染者处于窗口期,但体内病毒载量达到峰值(10^6-7),具有极强传染性。
该阶段感染者由于不自察已经感染,而容易发生无保护性行为,造成艾滋病的蔓延和播散。
有资料证明超过一半的感染者是被刚感染的感染者感染的。
HIV传播条件
1.必须有足够量的HIV病毒进入到非感染者体内,并在体内存活下来,才能完成感染。
2.HIV病毒载量:急性期感染和晚期感染病毒载量很高,传染性强。配偶或者性伴一方HIV载量每增加一个log值,对方感染的风险增加2.5倍,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病载长期处于检测不到的状态,传染性趋近于0。(性生活还是建议戴套,双保险)
3.黏膜完整性: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增加HIV传播可能性。
4.性别:男传女相对容易。男性HIV感染者传给女性的概率比女性感染者传给男性高1.9倍。
5.性行为方式:肛交>阴道交>口交
几个重要提醒
1.如果HIV初筛为阴性,近期有HIV高危行为,建议2-6周后再次检测。
2.疑似早期HIV感染,病毒载量水平低(如低于10,000拷贝/ml),应排除假阳性可能,需要再次采血复测。WB不确定,需要两次病载检测阳性辅助确诊。
3.建议高危行为后进行基线的检测,排除已经感染。
4.基线没有感染,经评估有被传染的可能,72小时内启动阻断,服用阻断药4周。服用阻断药期间,建议高危后6周、12周检测,12周检测阴性排除。不放心可以复查至24周。
5.感染HIV后没有特异性症状,只要窗口期后检测阴性(不同检测方法,窗口期不同),无论有什么症状,都排除感染HIV。
6.只有高危行为没有高危人群,同性恋≠艾滋病。你是同性恋,没有发生过高危行为,就不用担心自己被感染。
7.有过高危行为,窗口期后做过检测,阴性,上次高危行为后没有发生过高危行为,也不用担心所谓的窗口期后阳转。
8.高危行为的定义:可能有足够量的HIV病毒进入对方体内的行为。
a.对方是感染者,病毒载量长期检测不到,偶尔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不属于高危行为。
b.对方是急性期或者感染末期的感染者,病毒载量超高,口交或者深吻都有传染的可能,是高危行为。